栏目导航
湿地总览
标志景点
自然与动物
科研与保护
宗教与民俗
湿地文艺
传统节庆

在线商城

景区科研:智慧景区千岛湿地规划和建设情况

沛县千岛湿地作为湿地自然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和湿地水源地,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,景区基础设施修建、旅游人数不断攀升、外来生物入侵等情况,都将不可避免的对景区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问题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,我们始终把生态、环境、自然保护放在首位,坚持走“保护促发展,发展促保护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,优化科研保护,促进资源持续利用,加强科学研究,强化森林有效管护,优化基础设施,降低人为污染影响,同时提升管理水平,推进智慧景区建设。

科研

沛县千岛湿地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

        国家建设部、国家旅游局、江苏省委、省政府的关心、支持、帮助下,在沛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沛县旅游局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千岛湿地“保护、开发、管理”的基础平台,特别是在创建旅游精品的过程中,严格按“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分步实施”的要求,立足于“高起点、快发展”,强力推进“数字千岛湿地”的建设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数字千岛湿地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,它们分别是基础平台层和应用系统层。基础平台层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,包括数据中心、通讯系统、中心机房、电力系统。
应用系统层包括
1、办公自动化系统。
2、门禁票务系统。
3、网上游系统。
4、景区CRM。
5、GIS地理信息系统。
6、多媒体展示系统。
7、GPS车辆调度系统。
8、智能化监控系统。
9、环境监测系统。
10、规划管理系统。
11、LED信息发布系统。
12、旅游电子商务系统。

旅游电子商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
1、控制游客数量,提高管理效率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
2、促进四川旅行社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。
3、吸引媒体宣传,极大地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。
4、缩短购票时间,改善景区旅游秩序。
5、消除包车中的幕后交易。
6、终止售票厅的扩建,减少员工配置。
7、杜绝假票,减少巨额损失。

        “数字千岛湿地”主要包括景区自然资源保护数字化、运营管理智能化、产业整合网络化三大部分组成,为更有效保护生态环境,实现自然资源数据收集、分析、传播自动化的具体体现;是为提高管理水平,提升管理效率,实施景区管理运营智能化的具体措施;同时也是为整合旅游资源,创新景区保护、管理的产业基础,实现产业整合网络化的有力保证。